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:浅谈班风建设

2023-10-07 12:07

  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:浅谈班风建设

  一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,必须有良好的班风。良好的班风可以影响和影响每一个学生。俗话说: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其所属的集体时刻都在影响和教育着每一个成员,对人的品格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作为一名班主任,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发展,才能营造一个团结、友爱、积极向上的班集体。说说我当班主任期间班风建设的一些经验:

  我认为,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。

  我对此有亲身经历。记得第一次带课时,为了让学生听话,我总是板着脸,下课后不与学生互动,以树立自己作为老师的权威。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或者调皮的学生,甚至是小气的,不给笑容。相反,他们常常严厉批评他们。这让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特别困难!成绩好的学生认为老师太严肃,难以接近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每天听到你对他们的不满,都懒得跟你说一句话。师生之间没有顺畅的沟通,很多教育措施和教育理念都无法落到实处,更谈不上打造一个团结、友爱、积极向上的班级。

  当我再次接手班级时,我下定决心要改变师生之间的相处方式。通过家访、与学生谈心,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、兴趣爱好、才艺、性格特征、成长经历、家庭情况等。在了解学生个体的基础上,总结班级特点,从实际出发,对症下药进行教育。每次走进教室,我的脸上都挂着微笑,语言友善。学生们自然会告诉我他们今天发生了什么事,这有助于我及时了解班级动态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教育。同时,我还关注后进生的转化,经常与他们进行个别谈话,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班级的影响,让他们锻炼自我约束力。一旦有进步,立即表扬他。如果他再犯错误,就批评他,给他改正的机会。作为一名班主任,我会倾听学生的想法,尊重他们的意见,然后再对班级做出一些决定。这样,师生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、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,很多教育目标就能实现。

  有了这个前提,很多措施就能顺利实施,学生也会更好地配合。

  第一次下班就是作息时间以及相应的处罚规定。

  这些必须在新继任者上任一个月左右完成。而且不能随意改变,也不能因人而异。我首先组织学生学习了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和《宛平中学一日常规》,并结合学校各项检查的要求,与班干部一起制定了一些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措施(即班规、班委)。值班扣分,第一次批评教导,再犯就扣一周的值班。正式实施前,向全班宣读,听取意见。多数人同意后,再实施。实施过程中,注意引导学生对比班规。自省、自我批评,让班规真正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,成为班风建设的基础。

  第二,树立班级目标,形成班级凝聚力。

  当你有了目标,你就有了努力的方向。只有这样,才能组织全体同学思考一处、努力一处,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,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。这样的集体本身就会成为一支伟大的教育力量。我的做法是要求他们在文明班级评选中被评为文明班级。然后,向他们传达文明班的具体要求。要成为文明班级,就必须满足这些要求。而这些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,谁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班级。我把课堂纪律、日常行为习惯、文明课间休息、教室卫生等联系起来。在我的组织、指导和加强管理下,我班经过一个学年已经形成了较好的班风。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学生偶尔出现问题,我可以耐心教育,让他们认识到班级荣誉不能由个人影响。有时候,不用说什么,班上其他同学的眼神和言语就已经教育了他。这样,学生就能记住自己是集体的一员,一言一行都会对集体产生影响。只有大家努力奋斗,团结一致,齐心协力,为这一目标积极行动,共同进步,才能实现目标。班级凝聚力是班风建设的后盾。

  通过班主任工作,我明白营造良好的班风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,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。作为一名班主任,一定要努力、细心,不要嫌麻烦,多说、多做,学生就会看到、记在心里。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你。